您的位置: 首页 >一周聚焦>详细内容

第1周“一周聚焦” (2022年2月21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2-21 13:20:18 浏览次数: 字体:A-   A+

【边走边看】

·周一(2.14)上午第2节课下,开学典礼;上午扬帆、扬州电视台“扬州新闻”“关注”记者来校拍摄“逐梦新征程 奋斗创未来”微视频;下午1:40,相关教师及学生前往梅岭小学西区校参加核酸检测。

·周二(2.15)下午第1、2节课,文科备课活动。

·周三(2.16)下午第3节课,初三部分教师会议。

·周四(2.17)上午,责任督学开学工作督查;上午第1、2节课,邹永林老师退休欢送会;上午第三节课市教育局“百校行”来校拍摄;下午第1、2节课,理科教研活动;下午第4节课,初三班主任会议,布置中考网上报名工作。

·周五(2.18)上午第3、4节课,行政办公会。

 

【且行且珍】

表扬学工处牵头值班老师,认真做好接送学生的家长车辆管理,校门口交通畅通,秩序井然;表扬大部分班主任能够陪伴学生跑操。

表扬教务处朱慧主任带领教务处成员,积极组织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的颁奖典礼。

表扬办公室张蕾萍主任牵头教务处、学工处、工会,认真完成责任督学月度督查工作,常婷老师积极接受督导听课,主动展示我校“锚点”教学成果。

表扬邹永林老师辛勤耕耘40年,特别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特别关爱运动员和年轻体育教师的成长,特别支持学校的发展,为平安翠岗做出重大贡献。

表扬办公室周敏琴、王妍主任加班加点、认真细致地完成新教师网上报名审核工作。

表扬全体中层以上干部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并主动交流、沟通;表扬全体备课组长、教研室主任认真组织教研活动,所有被听课的老师能虚心求教。

【天籁之音】

•常婷老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整节课目标引领、任务驱动,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气氛融洽。教师在教学中留时间让学生去回忆、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留时间让学生去合作交流、探讨研究,是一节高效的优质课。

——责任督学  胡中林

•虎虎生威开新局,踔厉奋发向未来。新的学期,翠岗中学换了新的校长,开学第一天,我们走进翠岗,所采访的师生都激情满满、信心百倍,特别是升旗仪式,全校师生很有精气神。祝福翠岗中学在逐梦新征程路上,用奋斗书写青春诗篇,用梦想追逐幸福乐章。

                                    ——扬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阳

•看到孩子在扬州电视台“扬州新闻”“扬州关注”栏目介绍自己的寒假创意作业——手工天平秤,我们十分骄傲与自豪!“双减”后的首个寒假,没有培训班的日子,我们曾经担心孩子会荒废学业,没想到老师布置的创意作业激发了孩子的探究学习兴趣,孩子主动学习,学得很开心,这是我们没想到的!

                                  ——初二(1)班姚紫圆的妈妈  

 

【师恩如歌】 

致邹永林

老邹,大名邹永林,体育教师,勤勤恳恳工作40年,教龄42年。他为人随和、正直,和许多人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他特别热爱教育事业,特别关爱师生,特别热心助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最感动的是我2009年1月从职教调到翠岗,不会开汽车,连路都不熟悉,又经常要早到迟走,是他陪我快速适应新环境、熟悉新伙伴,可以算是我普教的师傅、引路人;当时我分管学校德育工作,他负责总务和安全工作,经验特别丰富,特别支持我、帮助我,是个兄长式的好同事。

最难忘的是2013年王某事件和2014年宦某事件,都是最寒冷的冬天,我们一起在派出所协调、谈判。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最终能息事宁人、妥善解决问题,老邹真的付出大量心血,他为平安校园建设作出重大贡献。最感动的是:今年暑假,我负责学校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当时疫情严重,急难险重时刻,很多人害怕、犹豫,而老邹尽管临近退休,却第一个主动报名,并且是参与服务次数最多的一个人,充分发挥了一个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到翠岗工作13年,老邹也要退休了。说实话,没有老邹在一起值班的日子,还真有点不适应——因为老邹在身边,就会有喜爱他的学生和他击掌,那份为师的幸福与快乐很有感染力,让自己觉得每一天的付出都很值得!老邹即将退休,他留给我们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留给老邹的却只有一篇专题视频报道“60后老党员当起排头兵”,一篇一周聚焦“感念师恩”学生作文,一篇“扬州教育在线”官微“站好最后一班岗”,以感谢40年来一直支持学校发展、关心师生成长的老邹!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愿精美的茶具伴随老邹退休的每一天!希望老邹退休后继续为我们快退休的老同志打前站、做榜样,常在朋友圈分享美景、美食、美人、美事!祝福老邹笑口常开、吃饭麻麻香,少喝酒、多旅游,健康快乐999! 

                                                  蒋晓美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