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周“一周聚焦”_
第14周“一周聚焦”
(2017年12月 4日)
【边走边看】
·周一(11.27)上午第2节课下,全体师生升旗仪式;学生阅读工程启动。
·周二(11.28)下午第1、2节课,文科组举行备课活动;下午第3、4节课,初一年级社团活动。
·周三(11.29)下午4:30,全体班主任会议。
·周四(11.30)下午第1、2节课,理科组举行备课活动;下午第3、4节课,初二年级社团活动;下午,理科支部“我是党课主讲人”活动。
·周五(12.1)上午,“锚点”探究教学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午午间精彩一刻,初一年级部观摩《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艾滋病防范专题讲座;下午,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
·周六(12.2)工会组织羽毛球俱乐部成员参加江苏省城市假日羽毛球联赛。
【且行且珍】
·表扬理科党支部举行“我是党课主讲人”系列活动。
·表扬教科室顾艳主任、教务处王峰主任牵头组织“锚点”探究教学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表扬吴云霞医师牵手双桥社区服务中心的王元忠院长为初一年级学生作《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艾滋病专题讲座。
·表扬仇清泉副校长、王峰主任、潘正海主任、朱慧书记和徐峰、徐海燕年级部长带头开设“锚点”探究教学法示范课。
·表扬刘春花、吕立、束嘉玮等20位教师精心备课,展示了“锚点”探究教学法的研究成果;表扬各教研室主任积极组织听评课活动。
【天籁之音】
·翠岗中学“锚点”探究课一次比一次娴熟,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要不断地磨合,这次的课堂教学展示抛弃了套路,依据不同的文本,展示了个人的教学特色。比如刘春花老师的设计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去挖掘、去关注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王峰老师很有思想,作文教学大胆尝试,敢于突破,注重思维、语言能力的培养,全课一线贯穿,又很灵动;吕立老师的“看变化—品老人—悟技法”设计,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名著阅读推荐,致力于人文素养的培养。
——扬州市教育局语文教研室教研员 陈玲玲教授
·翠岗中学教学理念正确,模式精彩,过程精彩,五个流程反映出课堂教学的重要节点;选题反映初中典型课型,探究过程注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充分体验、感悟教学知识,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什么,还引领学生为什么学、怎样学。三位教师基本功扎实,板书细致,学生参与度高,气氛活跃。
——扬州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主任、数学教研员 王玉宏
·三节英语课,板块特征都很明显,都能围绕单元话题,构建话题语境,并积极寻找课堂语境和生活语境的结合点。能在学生对话、表演后再追问问题,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地进行 “听说读写”活动,课堂容量大、训练密度高,是高效课堂模式。
——邗江区教育局英语教研室教研员 滕家庆教授
·翠岗中学的“锚点”探究教学法开放活动,原生态地展示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从物理的两节展示课来看,这种模式好,能使自己明白,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能使学生明白,体现教学的科学性;能使学生容易明白,体现教学的艺术性!
——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王瑜
【师恩如歌】王栩老师
说起我最想感恩的老师,我可以说是全部。但如果说真的让我感动的老师,只怕是王栩王老师了。
王老师恐怕真的配得上“老”师这种称号的,是啊,她太老了,眼角的皱纹是多么的明显,那青丝中掺杂着十分醒目的白发,她恐怕是全校最老的老师了。我想这种老师,快要退休了,还会对我们负责吗?这一大大的问号,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听班主任说,王老师是非常有职业道德的人,你们一定会学好的。我的心才稍微落下。
我对于王老师的改观是一节课,下午的课,自然是昏昏欲睡,更何况是外语这门叽里呱啦让人听不懂的课呢?我们就这么死气沉沉地听着,我会觉得王老师见我们这样,应该也会没劲的讲课,毕竟年纪大了,偷点懒也没什么。我却听到的是王老师那抑扬顿挫的声音:“这个知识点中考必考,把它记下来,我再补充讲其他几个语法点……”那种声音似箭,直戳你头脑;似光,直击你心灵。再加上老师的满黑板的语法点——她也只是个老师。我们班有这么一句话“你永远也不会在英语课上睡觉,因为你根本抵挡不住老师的声波”。这句话虽然是一句笑话,但我真正感受到的是一丝丝的敬佩。终于迎来了下课,同学们差点尖叫起来,没等老师把话说完就已经快要逃离座位了,老师只是轻微摇摇头,走了。可随后,老师又来了,对我们说:“刚才你们班主任说下面课还是我上,先把东西准备好。”我们都发出了“啊?”的声音,都在唉声叹气,却不得不接受。谁知,我们没看见王老师那疲惫的面容,趴在讲台上休息了一会儿,也不会知道王老师是不想来的,只是担心我们没听懂,决定再上一节课。可是上课铃响了,王老师一扫疲惫,继续恢复那种声音——直击心灵的。那节课,我彻底改变了。
王老师快退休了,还有二十几天她就离开了满载她回忆的三尺讲台。她老了,是啊,教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书,守护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的梦。她该离去了,该功成身退了。可是,舍得吗?她说:“我只要在这讲台上一天,我就讲,因为我是老师,而你们,是学生,我的学生……”
都说师恩如歌,那一定是一支直击心灵的歌了吧;都说师恩她很感人,是的,很感人。来,亲爱的王老师,让我们来给你唱支歌吧!
初三(4)班 潘睿
(2017年12月 4日)
【边走边看】
·周一(11.27)上午第2节课下,全体师生升旗仪式;学生阅读工程启动。
·周二(11.28)下午第1、2节课,文科组举行备课活动;下午第3、4节课,初一年级社团活动。
·周三(11.29)下午4:30,全体班主任会议。
·周四(11.30)下午第1、2节课,理科组举行备课活动;下午第3、4节课,初二年级社团活动;下午,理科支部“我是党课主讲人”活动。
·周五(12.1)上午,“锚点”探究教学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午午间精彩一刻,初一年级部观摩《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艾滋病防范专题讲座;下午,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
·周六(12.2)工会组织羽毛球俱乐部成员参加江苏省城市假日羽毛球联赛。
【且行且珍】
·表扬理科党支部举行“我是党课主讲人”系列活动。
·表扬教科室顾艳主任、教务处王峰主任牵头组织“锚点”探究教学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表扬吴云霞医师牵手双桥社区服务中心的王元忠院长为初一年级学生作《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艾滋病专题讲座。
·表扬仇清泉副校长、王峰主任、潘正海主任、朱慧书记和徐峰、徐海燕年级部长带头开设“锚点”探究教学法示范课。
·表扬刘春花、吕立、束嘉玮等20位教师精心备课,展示了“锚点”探究教学法的研究成果;表扬各教研室主任积极组织听评课活动。
【天籁之音】
·翠岗中学“锚点”探究课一次比一次娴熟,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要不断地磨合,这次的课堂教学展示抛弃了套路,依据不同的文本,展示了个人的教学特色。比如刘春花老师的设计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去挖掘、去关注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王峰老师很有思想,作文教学大胆尝试,敢于突破,注重思维、语言能力的培养,全课一线贯穿,又很灵动;吕立老师的“看变化—品老人—悟技法”设计,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名著阅读推荐,致力于人文素养的培养。
——扬州市教育局语文教研室教研员 陈玲玲教授
·翠岗中学教学理念正确,模式精彩,过程精彩,五个流程反映出课堂教学的重要节点;选题反映初中典型课型,探究过程注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充分体验、感悟教学知识,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什么,还引领学生为什么学、怎样学。三位教师基本功扎实,板书细致,学生参与度高,气氛活跃。
——扬州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主任、数学教研员 王玉宏
·三节英语课,板块特征都很明显,都能围绕单元话题,构建话题语境,并积极寻找课堂语境和生活语境的结合点。能在学生对话、表演后再追问问题,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地进行 “听说读写”活动,课堂容量大、训练密度高,是高效课堂模式。
——邗江区教育局英语教研室教研员 滕家庆教授
·翠岗中学的“锚点”探究教学法开放活动,原生态地展示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从物理的两节展示课来看,这种模式好,能使自己明白,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能使学生明白,体现教学的科学性;能使学生容易明白,体现教学的艺术性!
——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王瑜
【师恩如歌】王栩老师
说起我最想感恩的老师,我可以说是全部。但如果说真的让我感动的老师,只怕是王栩王老师了。
王老师恐怕真的配得上“老”师这种称号的,是啊,她太老了,眼角的皱纹是多么的明显,那青丝中掺杂着十分醒目的白发,她恐怕是全校最老的老师了。我想这种老师,快要退休了,还会对我们负责吗?这一大大的问号,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听班主任说,王老师是非常有职业道德的人,你们一定会学好的。我的心才稍微落下。
我对于王老师的改观是一节课,下午的课,自然是昏昏欲睡,更何况是外语这门叽里呱啦让人听不懂的课呢?我们就这么死气沉沉地听着,我会觉得王老师见我们这样,应该也会没劲的讲课,毕竟年纪大了,偷点懒也没什么。我却听到的是王老师那抑扬顿挫的声音:“这个知识点中考必考,把它记下来,我再补充讲其他几个语法点……”那种声音似箭,直戳你头脑;似光,直击你心灵。再加上老师的满黑板的语法点——她也只是个老师。我们班有这么一句话“你永远也不会在英语课上睡觉,因为你根本抵挡不住老师的声波”。这句话虽然是一句笑话,但我真正感受到的是一丝丝的敬佩。终于迎来了下课,同学们差点尖叫起来,没等老师把话说完就已经快要逃离座位了,老师只是轻微摇摇头,走了。可随后,老师又来了,对我们说:“刚才你们班主任说下面课还是我上,先把东西准备好。”我们都发出了“啊?”的声音,都在唉声叹气,却不得不接受。谁知,我们没看见王老师那疲惫的面容,趴在讲台上休息了一会儿,也不会知道王老师是不想来的,只是担心我们没听懂,决定再上一节课。可是上课铃响了,王老师一扫疲惫,继续恢复那种声音——直击心灵的。那节课,我彻底改变了。
王老师快退休了,还有二十几天她就离开了满载她回忆的三尺讲台。她老了,是啊,教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书,守护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的梦。她该离去了,该功成身退了。可是,舍得吗?她说:“我只要在这讲台上一天,我就讲,因为我是老师,而你们,是学生,我的学生……”
都说师恩如歌,那一定是一支直击心灵的歌了吧;都说师恩她很感人,是的,很感人。来,亲爱的王老师,让我们来给你唱支歌吧!
初三(4)班 潘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