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务公开>详细内容

关于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宣讲提纲 (教育行政

来源: 作者:张蕾萍 发布时间:2016-09-17 08:23:03 浏览次数: 字体:A-   A+
      关于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宣讲提纲
     (教育行政部门人员以及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版)
 
   在全国第32个教师节前夕(99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在扬州会议中心召开了扬州教育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教育工作会议,是新世纪以来的第三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二五全市教育工作,研究部署十三五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任务,表彰先进,号召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把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建设名城、再创辉煌的奠基工程来抓,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教师积极性,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贡献。
这次会议与历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相比,体现三个特点:第一,本次会议是扬州教育史上规格最高的一次专题会议。在扬的市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出席会议,谢正义书记作专题讲话,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丁晓昌代表省教育厅到会并讲话,朱民阳市长主持会议并作了总结讲话。第二,本次会议是扬州教育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专题会议。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含各功能区工委、管委会)和市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教育系统代表共计900人参加会议,扬州会议中心群贤楼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济济一堂。第三,本次会议是扬州教育史上含金量最足的一次专题会议。在会议前期,市教育局代为起草了《中共扬州市委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市委常委会议原则同意,会后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后即将印发,该《意见》将为全市今后五年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纲领性依据。此外,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了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5名、扬州市优秀教师”125名(市委、市政府至少近10年来未有过此类表彰),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以及市政府分管领导在会议召开前与受表彰人员合影。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扬州教育尤其是高考质量连续多年实现争先进位,为此,市委、市政府授予扬州市教育局2016年度特别贡献奖(该奖项按惯例应在年底前集中申报评选和表彰,本次提前为市教育局评定并表彰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这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抓好教育的坚定决心。主要会议精神如下:
一、会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全市教育工作的成绩
    会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扬州教育取得的成绩,一是近年来全市高考成绩连创新高2012年以来,在考生5年减少10951人的情况下,我市普通类本二以上达线人数连续四年突破万人大关,上线率从2011年的34.8%提升到2016年的57.4%2016年,普通类本一、本二达线增加人数和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本二以上达线人数首次突破1.1万人、本一突破4500人,创1996年扬泰分设以来最好成绩;400分以上高分学生数首次超过百人、达115人,进入全省前100名考生13人,均创2008年新高考方案实施以来最好纪录。二是重振扬州高等教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先后与扬州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和全面深化合作系列协议,校地合作取得新突破;成功引进南邮通达学院来扬办学,学院优生率、优才率和就业率在全省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和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新校区建设正式启动;扬州职业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明显。这几年是扬州高等教育投入最多、改革力度最大、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三是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丰硕。所有县(市、区)均通过了省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认定,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9.1%,义务教育入学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3.2%,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累计投入400亿元,是十一五2倍。四是科教兴市成效显著全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形成了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专业结构,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近年来职业教育毕业生在扬就业率达80%,全市大专以上人才每年净流入超过1万人,实现了新产业、新人才、新城市的良性互动。肯定了以广大教师为代表的全市教育战线同志们的努力和付出。
二、会议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
     1. 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办学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名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应有之义,是关乎每个孩子未来、关乎每个家庭幸福的最根本的民生,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事关城市长久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工程,要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始终坚持从人民性出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教育权益,作为办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办学生满意、教师满意、家长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服务的需求。
    2. 进一步提升扬州教育现代化水平。一是要积极通过教师交流轮岗、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等办法,不断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保证特殊学生群体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要坚决抓好全市幼儿园体系建设,努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难题,实现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三是要实施高中拔尖人才培养攻坚计划,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政策保障,实现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争取到2020年,全市考取国内外一流高校人数、扬州中学考取清华北大人数都能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四是要围绕我市基本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建设,全面增强职教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五是要加快建设好扬子津科教园区,抓好与扬大合作“1+4”协议的落实,建成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和扬大广陵学院新校区,力促扬州职大、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升本,重振扬州高等教育辉煌。六是要引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大学毕业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教育资源国际化水平,推进教育开放发展。
    3. 坚持把德育与体育贯穿学生教育全过程。坚决贯彻立德树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扬州气质的现代公民。另一方面,要强化体育锻炼,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开放合作的阳光性格。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要像尊重自己的老师一样尊重所有的教师,像抓自己孩子的学习成长一样抓所有学生学习成长,真情抓教育、甘心打基础。
三、会议对校长队伍建设提出了殷切希望
    教育现代化,要有一支会办学、爱办学的校长队伍。一个好校长就代表一所好学校。好校长不仅要有,更要有;不仅应该是出色的教学带头人,还要成为一流的治校领头羊;不仅要追求枝头的累累硕果,还要善于培育鼓励创新、激励向上的土壤。要加强校长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并实施优秀校长培养计划,促进校长的勤奋敬业、创新发展和脱颖而出。要创造宽松条件,提供多元舞台,鼓励校长大胆实践,特色办学,共同成就一批名校长。
四、会议对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重视、支持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
    抓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必须肩负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教育观。一要像抓经济项目、城建工程一样,抓学校硬件建设。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力度不松、投入不减,及时研究解决事关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确保教育优先投入、优先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要像尊重自己的老师一样,尊重所有的老师。各级领导干部要尊重老师无怨无悔的辛勤付出,尊重老师甘为人梯的绿叶精神,尽最大努力关心教育、关心学校、关心教师,为学校办些实事、为老师办些好事。 三要像抓自己孩子的学习成长一样,抓所有学生学习成长。领导干部要永远把自己作为普通家长摆进教育中去,真情抓教育、甘心打基础,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城市的未来动脑筋、想办法、花功夫、积荫德。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