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务公开>详细内容

【一线故事】老中青三代人,看“疫”线的暖心接力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9-29 16:27:18 浏览次数: 字体:A-   A+

人都说一个年代,一道鸿沟,但今天上午宝带小区里有一群人,他们身穿防护服,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各个岗位,齐心协力将疫情隔离在外,守护居民安全。更有趣的是,他们年龄从“60后”一直跨到“90后,都来自翠岗中学,“老中青”三代人共同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织起严密的防控网。

蒋晓美

60后老党员当起“排头兵”

“我在社区志愿服务几天了,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老党员教师邹永林的心声,8月5日志愿者招募令发布,他第一个报名。此后的每一轮招募,他都首当其冲。

第一批志愿者上岗排班时,邹永林又说“先排我吧,快退休了,没有负担,我先上”;8月7日他第一个走进宝带小区志愿服务,指导大家穿好防护装备;并用他体育老师特有的大嗓门维持核酸检测秩序。

作为学校年龄最大的志愿者,每一次志愿服务,邹永林都会提醒新志愿者规范佩戴防护装备;每次遇到订菜、送菜、送物的时候,他总是积极承担,主动帮助女教师运送到居民家门口。“老党员更要当好排头兵,只要有需要,我一定会冲在前。”邹永林十分坚定的说。

张俊

70后“娘子军”温暖守护

蒋晓美、张蕾萍、张俊、张萍、王婕五人同时出现在宝带小区那刻,着实让不少人吃了一惊。这5名70后女教师组建的“翠岗娘子军”,自疫情后都化身为巾帼战士,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温柔,把爱心、耐心、细心融入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同心抗疫、温暖守护。

张蕾萍是具体负责翠岗中学志愿服务排班审核的,坐在电脑前一次次的资格审核,一次次的电话联系,一张张的表格报送,让她的腰疼病发作,常常累得说不出话,而她一忍再忍,今天更是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变身“大白”,给居民当起了快递员,挨家挨户的送物。完成任务后,她摘下手套时双手早已被汗水浸湿。

值得一提的是,这群“娘子军”完成志愿服务后,还要开启“云课堂”模式,去守护每一位翠岗学生。“新初一班级组建网上指导,班主任云班会、全校学生居家心理指导等等。”翠岗中学副校长蒋晓美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已经开启了新学期线上课程的筹备工作,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

张蕾萍的手

80后“中坚力量”挑大梁

80后的陈锋老师是负责学校安保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他还多了一项任务协助办理志愿者通行证。“志愿者老师不能到校拿工作证,我挨家挨户送到他们小区门口,再请志愿者交给他们。”陈锋说, 18号那天,当他发完第7位志愿者通行证时,电动车没有电了,他硬是推着电动车回家,到家时老婆孩子已经熟睡了。

70后党员教师王宏伟和80后的张昕是翠岗教师志愿者中为数不多的夫妻档,得知学校招募志愿者,两人相继报名。“我身体不太好,家里有老有小,刚开始报名被婉拒了,也是学校关心我说‘一家先出一个志愿者’。”张昕回忆说,当她看到身边的人前赴后继,她按耐不住了,再次申请,并倔强地说:“谁家没有困难?我一定要去,我也要为守护这座城市出份力。”就这样,夫妻俩一咬牙,把小孩委托给了老人照顾,奔赴一线参加志愿服务。

张昕夫妇

90后“先锋”显担当

“此时党员不上,谁上?”报名志愿者前,翠岗中学90后老师邱雅尝试问问妈妈的意见,得到了这样的答复后,她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原来邱雅的爱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已10多天没有回家,如果邱雅也去一线,1岁的娃就要由邱妈妈独自照顾,在得到家人大力支持后,今天邱雅也如愿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

“我的任务主要是登记居民需求、为腿脚不便的老人倒垃圾、帮助独居老人订菜送菜、给居民分发菜品、扫码收钱、下雨提醒大家收衣收被……”邱雅坚守的22栋孤寡老人较多,状况也多,老人腿脚不便、耳朵不灵、手机使用困难、购物不易等,这些都需要她一件件帮着办,“当好贴心‘服务员’,有时老年人要下楼遛弯,我还要负责把他们送上楼。”邱雅感慨说,当了志愿者才知道社区工作多不易,她也为自己能够切实有效帮助他人而感动高兴。

疫情阻不断人们之间的牵绊,年代鸿沟隔不开人们之间的信念。党员干部冲在前,截至到19日,翠岗中学已有52名符合志愿条件的教师主动要求到“疫”线参加志愿服务工作,而这只是扬州众多学校的一个缩影,这群教师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疫情之下老师的担当与使命。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