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家庭信息化设备薄弱成在线教育发展瓶颈,要避免新的数字鸿沟产生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疫情期间对于在线学习的一个大规模调查,其中部分内容是疫情期间在线学习的东西部比较。我们通过在线调查做了两套问卷,家长和教师问卷。家长问卷将近180万份,教师问卷18万,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市。我们没有严格抽样,因为疫情期间不太方便,但因为样本量大,基本上具有代表性。
公众对在线教育的态度
调查发现,公众对于在线教育的态度是非常正向的,通过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涉及的热门主题词与情感属性我们可以发现:正面关键词占32.63%,大部分是中性态度,负面只占3.39%。
在调查中有几个结论值得注意。从地域上来看,东、中、西部在线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学段来看,学段越低,在线教育的指标越好。从教龄来看,年轻的老师教育指标比较好,因为年轻老师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较快。此外,从学校类型来看,城市学校、乡镇学校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学校等级越高,在线教育的相关等级越高,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也存在差异。
从教育端和受教育端来分析,注意力是在线教育最重要的问题。线下教育中大家有很多情感上的交流、目光上的交流。在线教育对老师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抢夺孩子的注意力,因为孩子周边可能有很多影响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强注意力、弱注意力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一样的,互动性维系和注意力获取,是决定在线教学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教育端和受教育端的共同偏好,就是异步教学模式。
其实受教育者很喜欢录播的状态,直播的效果没有录播效果好,这是大家的反应。另外也可以看到家庭资本的重要性,在远程教育中非常凸显。包括家长陪伴、学习条件设备都会让学习效果产生差异,因此我们也会注意到新的数字鸿沟的产生。
东中西部家长对在线学习态度的比较
从东中西部对在线教育学习态度的比较发现,在线学习的陪同情况方面,中西部家长更倾向于对孩子陪伴,陪伴时间会更长。东部家长认为没必要陪伴孩子学习的比例更高,东部家长陪伴的时间较西部和中部家长陪伴时间明显减少。在学生学习频次方面,中西部在线学习的频次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所以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孩子学习意愿非常强,更加重视线上学习。
不同地区孩子的父母在线学习的陪同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来看,西部地区的学生家长喜欢“录播视频”和“在线布置作业,拍照上传”的比例显著高于东、中部地区家长,喜欢“直播视频”的比例显著低于东、中部地区家长。
不同地区的家长对学生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在线学习的支持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来看,西部和中部地区学生家长对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在线学习的支持程度显著高于东部地区学生家长。东部地区的家长会考虑到孩子视力、上网成瘾等因素减少孩子使用电子设备,但西部地区的态度更加乐观。这可能跟西部地区家长和孩子对于知识的渴望有关,更愿意用这样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学习。
不同地区的家长对孩子在线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来看,中部地区学生家长的满意度显著高于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家长。
东中西部教师在线学习的教学比较
东部地区教师对在线教育的态度更积极,对在线教育效果也更肯定。这跟西部地区以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现有的教学设备,包括在线教育资源的支持不足,更有畏惧的心态有关,所以对在线教育没有东部教师那么积极。
从在线教学的能力来看,东部地区教师在线教育的技能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所以要想提高西部地区的教学效果的话,还要加强西部地区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水平的培训,以及教学方法的培训。
教师对于在线学习效果的满意度,不同地区也是有差异的。东部地区对于在线学习的满意度更高,西部地区对于教学实际效果的满意度比较弱,这跟它的能力、设备条件是一致的。
从在线学习的主要方式来看,东中西部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大部分老师会利用简单、现有、易操作的方式。比如利用微信群、QQ群布置作业的比例比较高。直播课堂占到52.18%,利用教育云平台、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育的比例更低。在线开展翻转课堂或者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更少。
因为在初期调查,大家对在线学习还不是很适应。因此基本上把传统课堂搬到了线上,但是后期随着数字资源丰富,以及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掌握,项目式学习和主题式探究的比例逐步得到提高。
教师布置作业的方式,东中西部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越是西部地区布置传统的纸质作业。东部地区线上作业的比例会高,作业形式更加灵活。
教师对于线上教学制约因素的看法中,中部地区教师认为网速慢、卡顿是制约线上教育的因素,这也说明中部地区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相对落后。西部地区认为缺少终端设备因素更高,可能西部地区家庭资本的影响更大,家里没有相关设备。此外,西部地区的老师能力存在缺陷,不熟悉在线教育的形式也制约了西部地区在线教育的发展。所以东中西部面临的情况不一样。
东中西部学生在线学习时间与效果的比较
接下来看一下东中西部在线学习时间和效果的比较。从在线学习的时间来看,2到5个小时占比是最大的,中部学生的学习时间其实是最长的,东部和西部都会好一点。
刚刚的数据都来源于我们的调研,接下来的数据来自一家教育机构,他们有大规模的学生在线学习。他们对东中西每个地区抽取了500名4年级学生,进行了25道题的测试。
最终结果发现,西部学生会更好一点,西部学生在中间分段部分的比重比较高,在低分段占比比较低。为什么会这样?第一,国家对于西部信息化投入比较大,西部教师接触了更多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这个观点跟我们的调研不完全一致,我想可能是由于采样地点不同而导致了这样的区别。确实在西部地区有些地方进行了很好的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所以可能跟取样有关系。
东中西部在线学习平台与资源情况比较
东中西部在线学习平台与资源情况比较发现。学生上网课使用的平台中,国家平台占比非常低,绝大部分用的都是企业平台,此外也有省市研发的平台。中部地区使用省级平台比例比东部和西部都要高,中部地区的省级平台建设更好一点。教育供给需要社会化,在线教育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从在线学习的挑战与需要的支持来看。学生家庭在线学习条件的保障,是西部地区认为面临的最大的挑战,这是由于家庭资本导致的。西部家庭的信息化的设备和条件相对来说都比较薄弱,这成为西部地区开展在线学习的制约。
从提供的资源来看,作业和测试题占的比例非常高。也就是尽管我们是在线学习,但是跟影视、跟传统知识化的学习是非常密切相关的。所以当下的在线学习强调的还是和学科相关的学习和测试,在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还比较弱。
在线教育资源的来源,东中西部也有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的教师素质比较高,信息化能力比较强,所以他们大部分资源是自己制作的比例非常高,同事制作加在一起基本上将近70%的比例。但是在西部地区更加依赖外部资源,主要是西部一方面教师自己的信息化能力不足,另外跟它自己所拥有的终端和设备、制作的工具不足,也是有关系的。
最后,给大家一些建议:
第一,优质在线教育资源显现集约化发展趋势。教育供给的社会化,应该在疫情期间体现得非常明显,很多企业做了很多优秀的在线教育资源,只是资源的发展还是出现了集约化的趋势。
第二,年轻师资是推进在线教育的重要支撑。
第三,提高西部地区信息化能力,是保障西部地区在线教育的重要因素。
第四,西部地区的家庭资本薄弱是制约西部在线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要避免新的数字鸿沟的产生。
第五,探索教育供给社会化的有效机制,通过技术赋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教育部发布了新的采购清单,促进教育公平,应该说是可以期待的。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各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