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岗中学:“党建+”融合教育 让“特殊学生”快乐成长
扬州2018年民生“1号文件”强调,启动30个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送教上门等服务。2019年民生“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启动建设11个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帮助具有不同需求和学习能力的特殊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翠岗中学成为首批“融合教育”实验学校,该校通过推动党建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全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谱写了学校融合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向优发展的新篇章。
翠岗中学共有14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为了能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学校党总支研究决定,要率先探索,为学校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提供方向和经验。
学校首先成立个别化教育项目组,由党总支书记、校长李明刚任组长。其次,邀请专家为教职工做讲座,安排党员班主任外出学习、参加专题培训。李明刚说,希望用这样的形式,让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助推教师深刻理解融合教育的内涵。学校不仅仅让这些孩子得到公平的学习资源,融入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开辟新的人生之路,为将来能融入社会并能立足社会、独立生存做准备。
翠岗中学实行了党员干部考核制度,把帮扶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中。每一名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都由一位党员结对帮扶,结对党员参与家访,定期谈心交流,每学期为特殊生及其家庭至少做一件实事、好事。
小龚从小左手残疾,性格内向,平时没有笑容。党员班主任陈锋多次家访、多次沟通,深入了解她的兴趣爱好和家庭情况,将她推荐给校田径队。一段时间后,小龚不仅体育成绩突飞猛进,文化成绩也大幅度提升,更为可喜的是小龚的性格也渐渐开朗了。在2019年10月份召开的扬州市直初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小龚打破女子800米、1500米纪录。
翠岗中学还对学校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力求打造成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业场所,更好地为特殊学生及其家长提供个别化教育与康复服务。2019年暑假,初一新生小周因患脑瘫需要靠拐杖行走,上厕所有诸多不便,所以不敢多吃多喝水。党总支了解情况后,将三个年级所在的三层楼厕所都进行了改造,洗手的地方也做了改装,此举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翠岗中学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提升党组织的“学习力”,不断用学习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融合教育取得新成效。
学校与专家、家长一起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制订了科学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努力提高实施融合教育的水平,切实做到一人一案,因材施教。学校对这些孩子的日常教学采取分层教学、个别化教育,采取一对一授课,帮助他们进行康复训练,调适心理,发展特长。党员常婷老师经常陪小周在操场练习走路,小周在老师的陪伴和鼓励下,逐渐自信,在校运动会开幕式上成功参加了演出。
学校还创新开展一人一评、发展性评价的方式,以多元的评价目标、多样的评价方法帮助这些孩子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增强自信。老师们发现智障三级的小徐在编织方面有特长,就为她举行了作品展。展出后,得到教师、同学和来宾的高度赞扬,她也逐渐成长起来,越来越自信开朗。
基于有特殊需要学生的能力与需求,翠岗中学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支持课程”,并纳入HI课程体系。结对党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充分发展。小柏参加了沙画社团,她通过一幅幅优美的沙画表达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小查参加了电子百拼社团,学得很投入,玩得很开心,与同学、老师的沟通大有进步,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在家积极帮助家长做家务,在校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了。
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李明刚表示,“一个都不能少”,在包容、尊重和多样中彰显出教育的魅力、绽放出人文的光芒,关爱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需要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带着深厚的感情履职尽责。翠岗中学党组织将把融合教育放在优中之重的位置,带领全体教师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精准施策,紧追快补,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在自然的、正常的教育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